為母辛酸︱新手媽媽突頭痛狂嘔暈倒 命危開腦不慎染「超級細菌」 反覆感染7年極後悔生B【拆解感染超級細菌高危因素】

健康資訊

撰文: 黃堯姿

發布時間: 2024/05/28 12:20

分享:

分享:

【金黃葡萄球菌/懷孕/感染/超級細菌】當媽媽不容易!內地一名媽媽在7年前懷孕時,突然出現頭痛嘔吐的情況,昏迷後送院發現自己有先天性腦血管畸形,須即時進行開腦手術。沒想到一次手術卻後患無窮,事主當年因此染上超級細菌,7年來屢次復發,終找出反覆感染的原因可能源自於手術患處。

最新影片:

該名上海女子在社交平台「小紅書」分享自己始於懷孕時期的慘痛經歷。7年前,女事主懷孕7個月時,當天早上正獨自在家工作。女事主憶述,當時正在吃早餐,突然感到頭痛欲裂,且胃部開始出現不適。她本來以為只是孕吐,但沒想到當時她開始猛烈嘔吐,後來更暈倒不省人事。女事主昏迷約4小時後被家人發現倒臥在床上,送院搶救。經醫生檢查後診斷女事主患有先天性腦血管畸形,需要立刻做開腦手術保命。

疑留院期間感染超級細菌

幸好女事主手術成功,留院深切治療病房26天觀察,惟出院後傷口一直無法癒合。女事主隨後多次進出醫院洗傷口,醫生抽取膿液化驗,發現她的傷口中有金黃葡萄球菌,需再次開刀刮除。該次手術後加上服用抗生素,傷口亦成功癒合,康復出院。

再次復發 醫生建議重新開顱修復

術後5年,女事主一直安然無恙,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小朋友。直至去年2月,當女事主洗頭時不慎抓破當年骨釘傷口位置。一開始她不以為然,以為只是抓破暗瘡而已。沒想到那個傷口一直無法癒合,直到夏天,女事主因為出差時被太陽暴曬,而導致頭部傷口潰瘍,更開始出現頭暈情況。女事主再次入院,醫生將傷口膿液化驗,再次發現金黃葡萄球菌。當時醫生推斷可能是當年術後的後遺症,懷疑頭蓋骨受感染,唯一能夠將發炎症狀「斷尾」的做法,就是再次開腦將頭蓋骨修復,惟女事主聽罷後果斷拒絕。

醫生也跟我說,目前這個金黃葡萄球菌很有可能已經與你共存,出院後你的傷疤可能會自己長好。至於手術也不保證百分之百治癒,與其冒這麼大風險和這麼複雜的療程,我還是選擇了保守治療方案。

極後悔當年懷孕 後患無窮

女事主回顧過去,坦言後悔當初冒險生下小朋友,指「吃這麼多苦實在不值得」。她指,因為自己患有先天性腦血管畸形,懷孕期間容易因為顱內壓力倍增而誘發腦出血,當時她險死的經歷仍歷歷在目,故此告誡各位女士們,生育前要三思,

生孩子真的很危險,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肯定不生!

帖文下有不少網民留言,驚訝女事主患重病仍上班,指女事主每次病發的時候正值壓力,建議她辭職專心休養,否則病情只會一直不斷尾。女事主亦回應留言指,深深明白到健康的重要性,故此擬定4個後續計劃:已經請長假暫時放下工作專心休養;調整生活作息,採取清淡飲食;下定決定正視傷口感染的問題,決定諮詢感染科醫生;另一方面,亦會諮詢主刀醫生,討論關於顱內骨釘的問題會否有影響。

常見於住院病人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指出,金黃葡萄球菌可存在於一些健康人士的鼻腔內和皮膚表面,而帶菌者是沒有病徵的。但病菌偶爾會引起疾病,包括皮膚、傷口、尿道、肺部、血液感染和食物中毒。任何人也有機會帶有或感染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風險會隨着身處於人多擠逼的地方,或參與與他人有皮膚接觸的活動而增加。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感染較常見於曾住院病人、院舍宿友或曾於醫療機構如透析中心等接受抗生素治療或入侵性醫療程序的人士。

抗生素須小心使用 避免產生耐藥性

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傷口、分泌物和受污染表面,或間接接觸受污染的環境或儀器而傳播。其他高危因素包括親密接觸、因受傷或留置導管令皮膚遭受破損、個人衞生欠佳和居住於擠逼的環境等。

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一般引致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如膿疱、膿瘡、膿腫或傷口感染。感染部位會出現紅腫、觸痛或流膿。嚴重者可引致敗血病、肺炎或壞死性筋膜炎等。

抗生素能有效治癒大部分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但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是一種對甲氧西林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株,並對常用的抗生素如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和頭孢菌素等產生耐藥性。各界普遍認為不正確使用抗生素,是導致病菌出現耐藥性的原因之一。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